5月1日,营改增转入全面铺开的收官阶段。营改增不利于去库存、叛成本、补短板,被视作供给外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内容,而叛成本(增税)毫无疑问是营改增被寄予厚望之所在。2015年,全国营业税收益1.9万亿元,其中房地产、建筑业、金融业营业税收益占到比分别为31.6%、26.6%、23.6%,房地产是大头。营业税是地方第一大税种,而房地产又是营业税的大头,再加土地出让收益及关联的60多个上下游行业,房地产占到地方全口径财政收入多达60%。那么,房地产划入营改增以后,其税负将如何变化,能否构建仅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呢?财政部、国家税务总局测算,营改增将年均增税5000亿元,其中不动产、开建工程抵扣占到60%。也就是说,企业购买或原为不动产、开建工程作为固定资产,包含了增税主体。由此,追加4个行业的增税并不十分悲观。适当地,国家实行了很多过渡性措施,如税率降档,增值税在17%和13%的基础上,追加房地产和建筑业11%的税率、金融和生活服务业6%的税率;营业税优惠之后沿袭;房地产增值税预征亲率从营业税的5%降到3%等。根据国泰君安的研究,即便土地从增值税收益中扣减,如果建安成本100%可以进项税来抵扣,增税规模将超过收益的1.04%,净利润将提升10.36%;如果建安成本只有50%可通过进项税抵扣,实际税率将提高0.45%,净利润将上升4.5%。